斩断谣言的双生藤:当韦东奕与扁担女孩成为流量祭品

来源:水母网  2025-09-17 11:01

  2025年6月,两幅质朴画面引发大量关注:高考结束的广西灌阳女孩刘燕,用磨得发亮的扁担为母亲分担行李;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以一贯朴素形象开通社交平台账号。然而,纯粹迅速沦为猎物——“@扁担女孩刘燕”冒牌账号收割4万粉丝,“韦神严选”等仿冒账号如毒菇般疯长,真相在流量绞杀中率先牺牲。

  一、谣言的双生毒藤:造神与身份窃取

  刘燕肩上扁担承载的亲情与担当,被仿冒账号异化为吸金工具;韦东奕的纯粹与才华,则被“流量滤镜”扭曲为“一晚解决6个博士难题”等神化谣言。那些披着“正能量”外衣的叙事,实为对真实价值的亵渎。

  虚假账号与“正能量谣言”,实为寄生在真实之上的双生毒藤:前者粗暴地窃取普通人的人生切片,后者则精巧地异化精英的精神价值。讽刺的是,当刘燕澄清“从未注册任何账号”时,冒名账号已卷走流量,留下4万被愚弄的粉丝与普通人被碾碎的尊严。

  二、辟谣体系的现实困境:跑不赢的赛跑

  面对刘燕和韦东奕双线并发的冒用狂潮,各方的应对显得力不从心。当前辟谣体系面临三重断层:

  时效断层:平台封禁仿冒账号的速度远落后于造假速度。韦东奕视频引爆关注后,仿冒账号甚至以每分钟数个的速度增长。

  效力断层:韦东奕亲属“请勿打扰”的声明淹没于“求韦神保佑”的喧嚣;刘燕的辟谣阅读量竟不足仿冒视频的1/20——当事人的声音被流量巨浪所吞噬。

  法律断层:多数仿冒行为游走在违法边缘却难以立案,网信部门“清朗”行动面临执行困境。

  三、构筑守护真实的防线:让纯粹回归本位

  终结“谁红蹭谁”的闹剧,需要重构平台、政府、网民多方共治的责任链条。

  平台需从“事后封堵”转向“事前熔断”。利用实时热点监测、人脸声纹比对、内容溯源等技术,对突发事件的热点关键词用于新账号时,自动触发高强度真实性验证。

  在监管上,网信部门应建立跨平台仿冒黑名单库及协查通道;公安机关需深挖背后产业链。司法需清晰界定“冒用身份”的法律边界,即使发布“励志”内容,冒用行为本身已涉侵权甚至欺诈。

  而作为普通网友,我们更应该停止将韦东奕异化为“电子香炉”许愿,克制对刘燕的过度“关怀”。我们应该懂得:真正的敬佩是保持距离的尊重与祝福。

  韦东奕的黑板不需要“神迹”注解,刘燕的扁担从不需要虚假代言。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让专注者凝视宇宙奥秘,让负重者挑起人生行囊。唯有辟谣体系跑赢谣言生产线,让每个热搜不再是谣言狂欢节,才能在流量废墟中重建真实的尊严。

  (作者 王嘉瑜)

指导单位
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市外办、市国资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信访局、烟台地震监测中心台、烟台海事局、烟台海关、烟台市税务局、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烟台银保监分局、烟台市气象局、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