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共治 让谣言止于“智”更止于“治”

来源:胶东在线  2025-09-02 15:45

  近期,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谣言共治”分论坛的举行使网络谣言治理再度成为热议话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伴随着网络谣言的滋生,在虚假信息蔓延、流量经济驱使的现状下,网络谣言怎么治,已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在互联网覆盖率越来越广的趋势下,网络谣言误导公共舆论,损害公众利益,扰乱社会秩序,污染网络环境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并且呈现圈层化、流量化和深度碎片化的新趋势。不少造“谣”者深谙传播规律,不仅对技术手段运用自如,且“选题”紧跟社会热点,以造“谣”为业博取流量达到变现的目的。在很多事件中,造谣者低成本炮制不实信息,甚至花钱买热度,而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出于“消息来得快”的炫耀心理和对亲朋好友的提醒心理,也很容易被这类信息所蒙蔽,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造成不良社会后果。

  2020年发布的《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66.6%的被调查者经常遇到网络谣言。食品安全、犯罪事件、疫情疫苗……网络谣言可谓五花八门,此起彼伏,虽然相关部门时常辟谣,但网络谣言却如野草“春风吹又生”,始终难以根除,并且衍生出更加隐蔽、更易渗透的形式,不但扰乱网络空间的传播秩序,也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

  古人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在互联网时代,漫天飞的谣言早就超越了民智的升级速度。想要治理网络谣言,不能只靠逐个澄清每个虚假信息,因为辟谣天然比谣言慢半拍,及时的辟谣可以压缩谣言生存空间、存在时间,但不能从根本上扫除谣言。

  谣言不是一个个体,它是一个生态。只有建立一个线上线下融合治理网络谣言的生态,构建政府、法治、社会、公民‘四位一体’的网络谣言治理格局,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网络谣言无处滋生、无处藏身。

  一是政府掌握第一话语权,“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必须提升信息公开的“时度效”,让谣言“止于公开”;二是要强化法治意识和惩治力度,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通过法律手段追究个人以及平台造谣、侵权、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的法律责任,让谣言“止于法治”;三是全社会要建立诚信建设机制,培育社会共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共同治理网络谣言的生动格局,让谣言“止于共识”;四是公民要提升网络文化素养,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并且主动参与阻击谣言,消除谣言。让谣言“止于智者”。

  治理网络谣言问题在网内,功夫在网外,只有多方齐动手,扩大谣言治理“合作圈”,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才能实现扫除网络谣言、晴朗网络空间的美好愿景。

  (作者:邹少菲)

指导单位
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市外办、市国资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信访局、烟台地震监测中心台、烟台海事局、烟台海关、烟台市税务局、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烟台银保监分局、烟台市气象局、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