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辟谣平台 >> 平台聚焦

2025高考生们注意了,志愿填报别踩这些坑!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5-06-27 16:49

  2025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而志愿填报则是这场战役的关键收尾。面对海量院校与专业信息,AI填报工具、“一分不浪费”承诺、特殊渠道入学等说法层出不穷,考生和家长常常陷入迷茫。如何在繁杂信息中守住理性,科学规划志愿?请收好这份避坑攻略。

  利用AI填报志愿:参考可用,切勿依赖

  目前的AI填报志愿产品,主要依据过往几年公开信息,通过大数据进行概率预测。这些产品确实能节省考生和家长搜集信息的时间,减少重复性、数据性劳动,显著提升志愿填报的效率。

  然而,其局限性同样不容忽视。其一,AI的可靠性高度依赖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与完整性;其二,AI无法针对每位考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作出个性化评判;其三,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其四,部分AI辅助报考平台需付费使用,收费标准不规范。AI填报志愿产品是可供参考的工具,但并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建议考生和家长做好信息对比、核实与筛选,充分发挥其优势,规避潜在风险。

  “一分不浪费”噱头:夸大宣传,切勿轻信

  部分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宣称能“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对此,教育部明确指出,每年高考招录工作中,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及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内部信息,“夸大宣传”是这类网站和人员招揽客户的惯用手段。

  此外,不明来历网站的链接可能暗藏木马病毒,一旦输入个人考试信息或银行卡号,极易导致财产损失。需注意,官方查分系统并无额外验证环节。

  花钱改分、特殊渠道:虚假骗局,切莫上当

  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层面根本不可行。高考网上阅卷采用内网阅卷,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并且,考生成绩发布前已进行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成绩公布后,教育考试部门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网站也设有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同时,高校招生也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花钱就能上大学”纯属无稽之谈。不法分子常将特殊类型招生改头换面包装为“特殊渠道”欺骗考生和家长。实际上,所有特殊类型招生都有规范的管理办法,取得相应资格的考生须经过多级网上公示,符合录取要求才能被录取。

 假冒高校、野鸡大学:招生陷阱,小心甄别

  不法分子或黑中介常利用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通过虚假宣传、伪造招生办学资格、谎称“学历国家承认”等手段蒙骗考生入学。还有人使用与正规高校近似的名称,或仿冒正规高校网站混淆视听,甚至虚构含“中国”“北京”“首都”“华北”“华东”“财经”“管理”“经济”等热门词汇的高校,在网上网下实施招生诈骗。

  每年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进行查询核实。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务必认准“官网”标识,谨防陷入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在此郑重提醒:高考志愿填报,是关乎考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抉择,容不得半点疏忽,也不能心存侥幸。近年来,志愿填报市场乱象频发,虚假宣传、信息诈骗等陷阱层出不穷,考生和家长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不实信息。

指导单位
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市外办、市国资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信访局、烟台地震监测中心台、烟台海事局、烟台海关、烟台市税务局、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烟台银保监分局、烟台市气象局、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