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上海的王先生夫妇突然接到在国外读书的女儿小雨发来的一段求救视频,很快,一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表示小雨在他手上,想救人必须拿出500万元赎金。为了确保女儿的人身安全,王先生夫妇一边与绑匪周旋,一边报了案。然而,上海警方调查后发现,这起绑架案背后另有玄机。据小雨讲,一名自称是A国移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小雨,她涉嫌犯罪,需要配合调查。为了尽快洗清自己的嫌疑,在对方的要求下,小雨一直在与对方视频通话,以便对方能够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方称只要小雨能按要求录下一段自己被绑架的视频,证明自己真的是绑架案被害人就可以洗脱嫌疑,涉世未深的小雨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视频发出后,对方还要求她提供了自己的微信账号和密码,用于所谓的取证。这一过程中,对方还曾与她通话,让父母确信她已被绑架,并威胁她,必须按照要求去说。面对这一套环环相扣的陷阱,思女心切的王先生夫妇几乎瞬间中招,如果不是犯罪嫌疑人的账户被管控,险些就要酿成损失。(来源:央视新闻)
案例二
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对夫妇向属地派出所报案称,一名福建口音的男子用在东亚某国留学女儿小王的微信与其联系,称已绑架其女儿,并向其发送女儿被绑架的照片。报案9小时后,小王的母亲接到预科学校老师电话称,该国警方通过技术定位在当地一酒店找到小王,并将其带回警局作笔录。据小王回忆,当时她接到所谓“大使馆”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其涉及一起信用卡诈骗案件,需要配合上海警方调查。此后,小王通过境外社交软件与自称“警察”者联系,按要求主动配合拍摄了自己被捆绑的照片并发送给对方用于所谓的“警方比对”。所幸的是,后来在多方努力下,该骗局被成功识破。(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虚拟绑架类”诈骗是一种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是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升级版。此类诈骗利用留学生和家长远隔万里、沟通不畅的现实情况,精心设计的一个双向连环骗局。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冒充公检法机关、移民局、使领馆工作人员,虚构留学生涉嫌违法犯罪事实,哄骗、威胁留学生与家人切断联系,并录制遭“殴打”“绑架”求助音视频等,向留学生家长索要巨额赎金。警方提示,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和社交软件办案,更不会以各种名义要求向任何“安全账户”转账。如果遇到上述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报警,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