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辟谣平台 >> 工作动态

多人中招!“门票转让”式诈骗该咋防?民警提醒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  2023-05-19 16:19

  近日,多地演出市场开启“演唱会时间”。热门演唱会、音乐节“一票难求”,买不到票的歌迷转而购买个人转售的门票。然而,这些“转让门票”背后却可能藏着诈骗套路。↓↓↓

  购买个人转售的演唱会门票套路多

  这些情况一定要提防

  日前,青岛某音乐节开票,音乐爱好者小楼没有买到门票,但在社交平台看到一条“转让门票”的信息。小楼通过私信与对方取得联系,“我问他多少钱,有没有购票证据。他把订单截图发给我,我就相信了。当时还说走平台,可以有一点保障。”就这样,小楼通过对方提供的平台链接,支付1098元。

  和朋友分享这一消息后,同为音乐爱好者的朋友也托小楼帮忙买票。再次支付1098元后,对方却称这次平台卡单了,因为小楼没有实名认证,如需全额退款,中间还要再付一次款。

  操作过程中,小楼意识到可能已被骗,于是报警。“他让我扫码付钱,假装要帮我退款。但退款过程中一直需要我付钱,还要我的银行卡信息,我感觉很不对劲。”

  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商城派出所民警朱钧平表示,近期多地都发生了像小楼这样以“演唱会门票转让”为由实施的诈骗。

  骗子首先利用社交平台发布有热门演唱会门票,然后利用假的链接让受害者付款。

  汇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票未购买成功需要退款”为由,让另一个客服再跟受害者联系,在联系过程中让受害者扫二维码再次汇款。

  朱钧平提醒,“在各社交平台以官方票务商标为头像、某某票务代理为用户名,主动私信询问是否有票务需求的,诈骗可能性极大。最安全的方法还是在官方网站购票。”

  如从网上个人发布的信息渠道购买门票,上当受骗概率非常高;

  如扫对方二维码时,需要付款信息或诱使提供付款信息,可直接认定为诈骗。

  针对黄牛倒票行为

  不少演唱会实行门票“强实名制”

  火爆的演唱会市场,成为了黄牛的赚钱机会。近日,在两场热门演唱会开始前夕,北京多部门联合行动,抓捕非法倒票扰序人员20人。此次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专项行动将持续至6月底。

  针对黄牛的倒票行为,已有演唱会实行门票“强实名制”。消费者在买票时,要绑定身份信息,入场时,需扫对应人员的身份证外加刷脸方可进入。“强实名制”这对于打击黄牛,确实有明显效果,但是,如消费者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到场,门票也无法私下转让,对消费者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近日,一场“强实名制”演唱会主办方发出公告,本场演唱会“实行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不得转赠转售”。但针对很多观众“首次参与实名制购票,对实名制购票规则了解不深入”,开启了12小时限时“退票时段”。

  如此看来,“强实名制”如普遍执行,在退票等关键问题上仍需进一步细化。

指导单位
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市外办、市国资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信访局、烟台地震监测中心台、烟台海事局、烟台海关、烟台市税务局、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烟台银保监分局、烟台市气象局、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
辟谣联盟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