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辟谣平台 >> 自律规范

坚决惩治“黑诊所”“假白大褂”

来源:法治日报  2022-07-22 16:20

  近日,全国专项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第六次部门会商会分析了卫健领域养老诈骗问题整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提出要以全面巡查推进“黑诊所”“假白大褂”整治,加大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偏远农村的巡查力度,查处一批非法行医、诈骗老人的“假白大褂”等会商意见。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日俱增。然而,一段时间以来,“黑诊所”“假白大褂”打着“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等幌子不时出现,不仅骗取老年人养老钱、救命钱,而且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更扰乱医疗市场秩序,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和整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实施非法行医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诈骗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需要看到,当前在一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偏远农村,“黑诊所”“假白大褂”仍然有一定生存空间。这既与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有关,也与部分老年人信息分辨能力下降、容易陷入病急乱投医困境等因素有关。此外,一些诈骗手法具有极强隐蔽性,欺诈老年患者。而城市中的“黑诊所”一般开在流动人口密集的背街小巷内或民房内,往往不设招牌标识或选择在晚上、周末开门等,这些都给监管带来一定难度。

  此次有关部门会商会特别提出要精准指导摸排线索较少的地方,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揭批“神医神药”等各类诈骗套路手段,不仅要对民营医院巡查,而且要加强对公立医院、民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巡查,尤其是加大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偏远农村的巡查力度,发挥基层医疗服务网点贴近群众的优势,拓宽线索收集渠道等。可以说,这些意见都具有极强针对性,通过加大巡查力度,升级摸排和管控,让监管不留盲区,有利于发现违法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关爱老年人,让其远离各种欺骗和陷阱,拥有体面、安心的晚年生活,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治理合力,依法严惩有关违法犯罪行为,以建章立制推进长效常治,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指导单位
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市外办、市国资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信访局、烟台地震监测中心台、烟台海事局、烟台海关、烟台市税务局、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烟台银保监分局、烟台市气象局、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