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23日消息
英国广播公司当地时间22日报道
以色列、瑞士和奥地利近两天
也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
此轮报告确诊病例的国家已增至15个
世卫组织:
猴痘病毒发生人际传播
当地时间21日,世卫组织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通常,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并不常见。
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猴痘病毒还可经由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
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世卫组织:
更多国家可能将发现猴痘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21日发布猴痘疫情暴发预警称,鉴于目前已在多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国家发现病例,未来有可能在这些国家及其他国家发现更多病例,猴痘病毒将进一步传播。
世卫组织21日数据显示,5月13日以来,世卫组织3个地区办事处的12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国家已报告了92例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迄今还没有死亡病例。
其中,确诊和疑似病例主要来自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余分布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和美国。
世卫组织称,这些病例并无明确的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史,且主要但不限于发现在男男性行为者中。
迄今,所有通过PCR确认样本的病例都确定为感染了病毒的西非进化分支。来自葡萄牙确诊病例的拭子样本基因组序列表明,导致当前疫情的猴痘病毒与2018年和2019年从尼日利亚输出到英国、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病例密切匹配。
世卫组织预计,随着监测的扩大,未来有可能在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其他国家发现更多病例。当前应对重点是向最容易感染猴痘的人群提供准确信息以阻止进一步传播。
证据表明,感染风险最高的是在猴痘患者出现症状后与他们有过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
由于猴痘病例常多发于西非和中非地区,而目前多个国家报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却没有任何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史,这种情况并不正常。
因此,世卫组织认为,迫切需要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并采取全面措施,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追踪接触者、提供支持性护理等以限制进一步传播。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应警惕患者是否出现非典型皮疹相关信号,这类皮疹依次表现为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并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背痛和肌肉酸痛等。
患者可能就诊于社区和医疗保健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初级保健机构、发热诊所、传染病科、妇产科、泌尿科、急诊科和皮肤科诊所等。提高防范意识对识别和预防进一步的继发病例及有效管理当前疫情至关重要。
专家提醒:
我国要守住国门严防输入
世卫组织公报信息显示,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但可能为5至21天。
多位专家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面对全球多国出现散发猴痘,我国一定要守住“国门”,外防输入很关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沈军表示,近期应禁止可能传播猴痘病毒的动物(包括啮齿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以下简称相关动物)入境,加强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交通工具、人员和货物的检疫。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发文认为,科学家们正在密切关注病毒和疫情,特别关注的是病毒有没有改变传播途径,就像当前疫情中可能发生的那样。这次在欧美多国的新暴发可能是一个迹象,表明该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使只是一点点——并可能增加其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